|
-
2019-11-28 18:03
-
引用
1 楼
6、趋势五:结婚率继续下滑,光棍儿数量增多。
|
|
-
2019-11-28 18:01
-
引用
2 楼
图表:我国各年龄阶段光棍儿数量(万人)来源:国家统计局,中泰证券研究所根据相关的学术研究,过去十多年,性别比例失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,因为在城市拥有住房可以提高男性在婚姻市场的竞争力。
|
|
-
2019-11-28 18:00
-
引用
3 楼
至于整个建筑群有多少房间可用于养老,其表示并不清楚。
|
|
-
2019-11-28 17:48
-
引用
4 楼
其中——19位董秘薪酬超过300万元。
|
|
-
2019-11-28 17:39
-
引用
5 楼
例如放开限制生育的各种政策,尽快出台鼓励生育政策,延长退休年龄,同时进行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的相关改革,增加供给。
|
|
-
2019-11-28 17:38
-
引用
6 楼
但是如果按照死亡率不变的窄口径预测,达到历史最高点的时间将在2027年,人口或达到14.31亿。
|
|
-
2019-11-28 17:32
-
引用
7 楼
达到14%,为深度老龄化。
|
|
-
2019-11-28 16:58
-
引用
8 楼
例如放开限制生育的各种政策,尽快出台鼓励生育政策,延长退休年龄,同时进行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的相关改革,增加供给。
|
|
-
2019-11-28 16:57
-
引用
9 楼
当然,实际上,这不是朱旭的首秀。
|
|
-
2019-11-28 16:53
-
引用
10 楼
要测算每年新出生人口,首先需要计算每个年龄段女性的生育率,然后乘以每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数量,加总后即可得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。
|
|
-
2019-11-28 16:49
-
引用
11 楼
图表: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来源:国家统计局,中泰证券研究所图表: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来源:国家统计局,中泰证券研究所4趋势三:二胎影响已过去,新生婴儿很快破1300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,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和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有关。
|
|
-
2019-11-28 16:42
-
引用
12 楼
正常情况下,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是在1.02-1.07之间。
|
|
-
2019-11-28 16:31
-
引用
13 楼
我国或在2037年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,到2050年或将与日本当时的老龄化水平相接近。
|
|
-
2019-11-28 16:25
-
引用
14 楼
但往前看,如果结婚率进一步下滑,新出生人口进一步减少,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,人口因素反而会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拖累,尤其是中小城市房地产,面临的风险更大。
|
|
-
2019-11-28 16:17
-
引用
15 楼
所以综合起来判断,大概未来十年后,我国总人口将出现趋势性的负增长。
|
|
-
2019-11-28 16:17
-
引用
16 楼
未来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平均每年减少300万以上,除了2024-2026年之间有所缓和外(1959-1961年自然灾害期间出生的人数骤减导致),之后会进一步恶化。
|
|
-
2019-11-28 16:11
-
引用
17 楼
2趋势一:最快10年后,我国总人口将现负增长按照死亡率递减的乐观情形预测(宽口径),我国大陆总人口将在2035年达到14.51亿的历史高点后,出现趋势性的负增长。
|
|
-
2019-11-28 16:08
-
引用
18 楼
但到2030年的时候,平均每个年轻人将负担0.5个老人或小孩的开支,到2050年时将负担0.8个,负担加重一倍。
|
|
-
2019-11-28 16:04
-
引用
19 楼
例如放开限制生育的各种政策,尽快出台鼓励生育政策,延长退休年龄,同时进行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的相关改革,增加供给。
|
|
-
2019-11-28 16:04
-
引用
20 楼
例如人口老龄化以后,尽管对传统耐用品行业的需求会减少,经济整体增速会放缓,但对养老、医疗等相关行业的需求会增加。
|
|
-
2019-11-28 15:59
-
引用
21 楼
6、趋势五:结婚率继续下滑,光棍儿数量增多。
|
|
-
2019-11-28 15:40
-
引用
22 楼
图表: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和预测来源:国家统计局,中泰证券研究所我们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,未来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会进一步减少,预计今年将降至1400万左右,五年内大概率会跌破1300万,很快回归到1100万的低位。
|
|
-
2019-11-28 15:30
-
引用
23 楼
2、趋势一:最快10年后,我国总人口将现负增长。
|
|
-
2019-11-28 15:28
-
引用
24 楼
长期人口趋势的变化,会持续对我国经济增速构成压力,其可能带来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,亟需我们做出政策准备和反映。
|
|
-
2019-11-28 15:22
-
引用
25 楼
3、趋势二:中青年加速减少,高峰时每年超千万。
|